| 
UID731
阅读权限10
主题
帖子
精华
积分238
文采 点
钻石 颗
鲜花 朵
金币 枚
注册时间2021-6-30
最后登录1970-1-1
 | 
 
| 多九婆读诗笔记【一】 ——欢迎多多批评多多指正
 
 1.远行是一场幻象
 
 言锦心
 
 几乎所有人
 都有一种去远方旅行的情怀
 在岁月的旅途中,走过星辰大海
 走过佛光掠影,穿过人来人往的街道
 菩提树下。邂逅一处梦境
 
 闭上眼睛,放一首音乐
 眼前就会浮现一片花的原野
 微风中的小草,如诗如画般的意境
 远方的大海,河流,山川,湖泊,美丽的草原
 都是我们向往的地方
 
 ----------------------------------------------------------------
 言锦心对题目的敬畏,从这首诗的构思里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从许多人具有远方旅行情怀,点出“远行”。远行为什么是一场幻象呢?言锦心的诗歌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回答。回答特别富有诗意,而且极其巧妙。其一:人们更多的是往来于自己所在的街道村寨和巷道,这看起来不是远行,但怎么也否定不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否定不了时时刻刻穿行在浩瀚的星海:即使这一切都不算远行,毕竟相对于地球来说,我们走得并不远,但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想象,我们的理想等,这些伟大恢弘高远的“精神远游”,又何曾停止过?我们时时在群星璀璨的浩瀚宇宙里追寻着憧憬着的该是怎样玄幻绮丽的景象,单就这种行为本身,也使我们产生梦幻般的自我关照。其二:即使远方真实的‘’大海,河流,山川,湖泊,美丽的草原“,也因我们的深情向往,而胜似仙界神乡。从以上两个方面,充分表现了‘幻象’
 
 把真实的平常的, 写得奇幻神秘,言锦心做到了。
 
 2.被一首歌叫醒
 
 白丽娟
 
 夜阑珊,清风徐徐
 还是在这梦一样的夜晚
 盛着我对你的倾城思念
 想着你的样子睡去
 梦里我流连忘返
 你的眼睛是那么执着好看
 听你为我唱起了《月半弯》
 我多想变成一缕橘黄的光线
 照亮你的床前
 让李白的《静夜思》萦绕在你的耳畔
 可我早已把它改编
 容纳了我对你的挂牵思念
 就在梦里,我把星星泡在茶盏
 雾一样的香气里有你的关怀弥漫
 隔着雾气去把手牵,却醒在月半弯
 
 ---------------------------------------------------------------------------------
 
 梦,更能表现我们的真实内心。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快捷达成。
 白丽娟的这首《被一首歌叫醒》,如实地叙述了题目,睡着了,还做了梦,梦中被梦中听到的一首歌叫醒。
 和一般的醒转不同的原因,惊醒自己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歌声。被叫醒的感觉是多样的,作者更多的情感,还沉浸在梦境中。
 用虚幻的梦境,抒写真实的心灵,更能酣畅淋漓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我”真切地听到了“我”想让你唱给“我”听的《月半弯》,在梦中“我”也变成了“橘黄的光”,把“星星泡在茶盏”,品味彼此的爱慕。读至此,不能不赞叹作者的高明和深情。
 
 3.《寂静的星空》
 
 印巧文
 
 当万物被阳光照拂之后
 绿意就俏上枝头
 垂髫就放软腰身
 风儿开始暧昧不清
 田野被拉进浓郁的油彩
 月亮像溺水的婴儿
 而我
 开始失声
 与这寂静的星空
 -------------------------------------------------------------------
 印巧文的这首诗,多九公的评语是充满了戏剧性。我觉得不无道理,这倒不是夫唱妇随的什么怪在作怪,而是作者表现了一种特定情境中,剧烈的心理冲突。
 这个特定情境出现表现在白昼和夜晚出现的突然性,作者根本没有交代昼夜的变化过程,也用不着,日食可以了吧?我们可能没有预感,但是被阳光照耀马上进入黑夜的万物,“放软腰身”的‘垂髫’,‘开始暧昧不清’的风,都充满了难以预测的动感,从田野的色彩大幅度变化,到月亮似溺水的孩子,突然之间,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就完全是正常心理陡然升起的波澜,绝非夸张了。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表达了一种非可控情形下,善良心灵的震撼或震惊。。。
 
 4.所有记忆都是潮湿的
 
 宋良箴
 
 没想到
 记忆有天会拾级而上
 把你的声音跟帐篷外的风
 呜呜呜地刮起
 
 那天据说能看到漫天星星
 可除开雨水和潮湿
 我什么也没看见
 那夜的星星是谁说的谎
 想问,发不出声
 有些问题还没开始滑落
 就结满了青苔
 -------------------------------------------------------------------------------
 
 赋比兴,诗歌的表达方法,也充分体现了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和特有魅力。
 宋良箴这首诗中的比拟,是个顶个的棒。
 比拟的艺术魅力一般化的原因,感觉是比拟没有和整个语境呼应所致;如果和整个语境能形成共谐振,而艺术效果,还不明显的,恐怕整个的语境太过平淡了。
 宋良箴的这首诗设置的语境,如飞瀑忽泻,月乍出云,形成这种艺术效果的主要处理手段是,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设置进同框,而且必然产生某种联系和关联。
 记忆刮起的你的声音那天的谎言产生关联,在二者之间产生类似于活跃地震带之类的东西,不同的理解,会发生不同级别的地震。感觉这样的诗歌,非超越凡庸不可。
 
 
 5.我家住在浣花溪
 
 唐闺臣
 
 我家住在浣花溪,
 月光清柔,流云朵朵,
 可抚琴、浣纱、看斜阳。
 
 我家住在浣花溪
 香满小径,流水潺潺
 可采莲,戏鱼、撑长篙。
 
 我家住在浣花溪,
 花草可爱,树木葱茏,
 可烹酒、煮茶、听夏蛙、秋蝉。
 
 我家住在浣花溪,
 任世俗繁杂,而尘,不染我心。
 
 ----------------------------------------------------------------------
 诗歌至于唐宋而天籁。唐诗宋词里,通过描写环境,来写人的名篇比比皆是。
 唐诗宋词的以境写人,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艺术手段了。
 唐闺臣的这首诗极其成功地借镜了这种写法。浣花溪 这个大环境孕育出来的人更具有灵秀和婉约的特点,人杰和地灵是互为因果的。
 另外这首诗还成功地运用了古代诗歌重章叠唱的布局谋篇之法,在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中突出强调家乡山水和人物无与伦比的美好。每一节,又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充分展示山水人物的方方面面,给读者呈现出立体的艺术形象。
 传统表述的厚重端方和情感抒发的酣畅淋漓,有机统一如此诗时,毫无疑义,诗歌特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6.被一首歌叫醒
 
 田秀英
 
 电视剧里的女人
 打了男人一耳光,音箱的效果实在太好
 我在沙发上打着盹
 
 猫和一只丢弃的剃须刀较上了劲
 滋滋拉拉的,钻入左耳朵,又从右耳朵出去
 我翻了个身,毛毯掉在地上
 
 换了多次的门铃忽然响了起来
 我冲了出去
 拖鞋落在了身后
 --------------------------------------------------------------------------
 
 在诗歌里,我们看到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又获得了重新的解释,当然这种解释,已经完全不同于字典词典和博物志的解释了,好在也没有人真的把诗歌当万用表去用。
 诗歌的这种解释,几乎无一例外都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借代等等手法来完成,缘于此,诗歌不仅呈现绚丽缤纷之美,也会呈现光怪陆离之好,总之不同于凡响。
 田秀英的这首诗,主人翁三次听到不同的声音,三次做出不同的反应。哪一次的声音是叫醒她的歌呢?醒的程度又如何定义呢?。。。有了如许多的疑问,谁帮你解决呢?你自己。
 这首诗的题目和正文,几乎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读了这首诗歌,我们会想到,成功的诗歌,会引发读者的许多想象,使读者在读诗的同时,就开始了由阅读引起的诗歌“创作”。
 
 
 
 | 
 评分
12
查看全部评分
 |